沈帥青:捐衫或捐錢 如何捐得安心?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4/29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5/04/29 14:08

分享:

分享:

圖片來源:新華社

尼泊爾7.9級大地震,傷亡慘重,人在遠方,也可伸援手。捐衫或捐錢?捐錢怕落不到災民手,捐衫捐物資又怎確定適用呢?港人對賑災捐獻慷慨,卻也着緊如何才最實際幫到忙。

尼泊爾遭逢80年來最嚴重地震,造成逾4,000人死亡,災區頹垣敗瓦、災民無家可歸,極需各界救援。慈善組織如紅十字會、世界宣明會等,紛呼籲市民捐款,另外,也有人呼籲捐物資如醫療用品、帳蓬,以及大量衣服。

捐錢或捐物資,看來都是幫忙吧,但卻引起網民議論,究竟捐衣服、毛氈等抑或捐款才更實際?賑災捐錢講求心意,大家明白不可能每筆錢去向一一清楚交代,但有關救災捐款醜聞聽得多,例如四川地震便爆出官員中飽私囊,誇大災情騙取財政支援等,捐款者的一番心意,卻沒有多少落到災民口袋,怎不氣憤及感心淡?既然如此,就自然有人寧可捐物資。

災區必然會出現物資短缺問題,但直接捐物資是否就可防止善心被濫用?近日網上有人發起籌募衣物送給尼泊爾災民,又指尼泊爾駐港領事館安排航班運送,但領事館昨澄清並沒有關安排,亦沒有授權他人籌募物資,又指若想協助災民可捐錢到政府戶口。說法不同,叫本來一心捐衫的人亦感混亂。

若捐助的物資可送到災民手上,也無不可,但運輸成本及時間人手的安排也是一大問題,且山長水遠運到當地,確實是災民最需要的嗎?2004年南亞海嘯,港人出錢出力,捐贈不少物資卻變成「好心做壞事」。據報道指,國際紅十字會發現捐贈物品中有大量厚衣物,惟當時天氣炎熱,災民根本穿不了,有人送即食麵、肉乾,也因不合當地人胃口或宗教問題,通通浪費了。

今次地震遠至西藏也有人傷亡,在西藏開咖啡館的港人Pazu,昨日在fb發帖,指這兩天看到特別多捐衣物呼籲,其看法是想幫忙不如捐錢,他指過去有熱心人送書本到西藏,卻不適合當地小孩程度,反令學校吃不消。他認為,與其捐物資,還不如捐錢讓當地最接近災民的機構,自行決定買何種衣物,在尼泊爾周邊買,可能較由香港送去災區更為便宜。

其實,英國慈善組織PHASE Worldwide的創會成員Claire Bennett前日亦在《衛報》撰文,呼籲別捐物資。她提到海地大地震後,沒受過訓練的善心義工一窩蜂前往,還有大堆用不著的捐贈物資,反而成為救援人員眼中的「第二災難」(second disaster)。

捐錢讓當地救援機構按需要再決定用途,從成本效益來看是較好的做法,至於善款如何確保用得其所?捐款人對此著緊,也可以理解,唯有謹慎選擇捐款的機構。筆者的經驗是別只看機構的名氣,應查看有關機構在當地的工作情況,若已在當地服務一段時間,應有足夠救援經驗及脈絡,便可較放心,也可進一步瞭解有關機構的帳目是否清楚交代,例如行政費佔捐款比率等,坊間有監察慈善組織網站的「評級」亦可供參考。

救急扶危是應當做的事,捐錢或捐衫,本意也是一心想幫忙,亦著緊捐出來的,是否對受助者有實際幫忙,而不是白忙一場,卻原來幫不了,就真的不值了!

撰文 : 沈帥青